熙熙攘攘的“全民创业大军”中,大学生无疑是一支生力军。然而,不足10%的创业成功率,也引起不少人,特别是家长们的担忧:大学生“前赴后继、九死一生”忙创业,是否值得?


  其实,对于“成功率不高”这一说法,不妨换一条宽容的思路。


  什么是成功?马云两次高考失利,彼时,他也只是高考独木桥上的“炮灰”。但十多年后他所创立的阿里巴巴,成了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“航空母舰”,而当年高考的“成功者”,可能有不少已“泯然众人矣”。


  其实,成功不在于一时一地,更难以用某个时期的“成功率”去衡量。一次两次的挫折,何尝不是“经验教训”这一财富的积累?对大学生们“飞蛾扑火”式的创业激情,应当宽容以待。


  不过,宽容,并不意味着纵容。大学生尚未真正置身社会,对市场的把握不一定充分,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,对前景的预判也可能盲目乐观。因此,家庭、学校乃至社会,都肩负着引导职责。


  这种引导,并不是要去约束和指教他们“应走什么样的路”,这可能阻碍创造性和想像力。而是告诉他们,每一条路上可能踩到什么样的荆棘,有什么办法去避免它。


  只要在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中加入“理性”的辅佐,创造力的微光,总会在一次次磨砺中成就耀目光芒。